咨询电话:133-7563-6177

泰安心理咨询的老师提醒广大家长,请不要随便给孩子“贴标签”。

  如果你是作为父母的,你是否也经常的这样说自己的孩子,“你怎么这么笨啊?”,“你怎么这么调皮啊?”,“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?”“你怎么这么不好好学习啊?”.....像是这种类型的语言,我们作为家长的肯定会说自己的孩子。其实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,这是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“标签”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泰安心理咨询的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给孩子“贴标签”的危害性。

泰安心理咨询的老师提醒广大家长,请不要随便给孩子“贴标签”。

 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,他就会作出“自我印象管理”,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。这种情况尤其是小孩出现的比较多一些,因为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较弱一些,一般父母说多了对自己的评价孩子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。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,故称为“标签效应”。

  在心理学领域,这种“标签效应”得到了充分的验证。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***教授在进行***成瘾研究的时候,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发现,很多的年轻人吸毒行为其实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关系,吸毒成瘾的人普遍认为,“我之所以这么干,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,因为社会都是认为我是这样的人”。

  其实,“标签”具有定性的导向作用。贴上标签,无论是给你贴的好的标签还是坏的标签,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,结果往往是向所给贴的标签的方向进行发展。根据调查显示,儿童是***容易受到“标签效应”的影响。

  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,你教给他一遍两遍还是不会,如果你要是批评他说,“你怎么那么笨?”,如果这样的话你经常的对孩子说,慢慢的孩子可能就真的以为自己那么的笨。

  曾经从网络上看过一个报道,说是小男孩很喜欢一项运动,但是老师悄悄的跟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的身体基础太差,可能不太适合这项运动,可以考虑给孩子换一项运动。妈妈开始想办法怎么让孩子更好的去进步,怎么让孩子把他喜欢的这项运动学好。回到家后,妈妈看着小男孩说,你不要担心,也不要害怕,你只要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说明你成功了,你现在不要去跟别的人去比较,跟你自己相比,比昨天进步了就说明是进步了。听了***话,孩子每天都很努力的练习,孩子一直在按照妈妈教给他的这种方法,只要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进步了,很快,孩子超过了班里的其他孩子,让老师刮目相看。

  故事里的妈妈值得我们去学习,她没有因为孩子的身体基础差而放弃,认为,只要是孩子喜欢,通过***鼓励肯定会学好的。而妈妈没有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,假如妈妈因为教练的话而对孩子说“你太笨了,不适合这项运动”,这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?正是由于***正面引导,再努力一点点,比昨天再进步一点点这种引导和暗示,帮助孩子更加的有信心,更能让孩子认同自己的价值,孩子也真的朝着期望的方向,变得更好。